(通讯员舒旭)2018年10月26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法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尚杰教授,应邀在我校人文学院423室开展了题为“生命与哲学”的讲座。我校哲学系王亚娟老师主持了讲座,闻骏副教授、林季杉副教授、李明书老师等以及哲学系的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演伊始,尚杰教授指出,Philosophy亦被译为爱智慧。在西方哲学史的演替中,理性在哲学史的发展中一直占据上风。“智慧”一词逐渐发展为知识或者科学。其中的“爱”本身却一直被忽略。这里的“爱”意指与生命本能有关的一切。“爱”所体现的那种诗化的部分、热情、冲动等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话语体系,因其中含有的不确定成分在哲学发展中被逐渐抹去。追问“是什么?”的知识论哲学一直从古希腊哲学延伸至康德哲学。当代现象学搁置了对自然的态度,保持无前提地对现象进行纯描述。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发展也主要是集中在将康德的自在之物理解为意志。相较于“没有审美情趣”的康德,哲学问题在理智之外应更注重个人性、亲自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也体现出欧洲大陆的观念论哲学逐步走到尽头,哲学家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谈到了艺术。至此,尚杰教授幽默地问大家:人有什么不可替换的东西?如果我们下棋赢不过人工智能,那我们的独特性何在?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可避免地指向了艺术与哲学。哲学应该回归热情,回归对知识本身的好奇与爱。
最后,尚杰教授还认为,哲学的指向始终是问题性的,哲学家只针对问题。真正的哲学著作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排列出来的。对问题探讨而发展出的哲学,会像一颗种子落在笔尖,字里行间中自然而然地成长为参天大树,回头看也不失逻辑脉络。哲学研究是需要“爱”的,没有激情、热情是很难做好哲学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尚杰教授的讲座引人入胜,使大家对哲学有了更加丰富的理性认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