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宸晟)6月1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潘德荣教授应我校解释学研究中心暨伽达默尔文献馆和哲学系的邀请在哲学系432会议室,开展了题为“现代诠释学的发展与转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解释学研究中心暨伽达默尔文献馆主任、哲学系教授何卫平主持,武汉大学哲学系桂起权教授,我校哲学系李耀南教授以及哲学系的部分博士生、硕士生等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潘德荣教授首先认为,目前诠释学的建构路径在西方诠释学中没有得到突破,其可能的出路在于伦理转向,这种转向应当回归到中国儒家传统之中。接着,潘教授对诠释学的发展起源和诠释学的三次转向进行了梳理。潘教授认为,第一次诠释学转向在17、18世纪,首先在于形成了对诠释学方法的自觉意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去实现对文本原意的把握。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使诠释学得以成熟,集大成者就是施莱尔马赫。施莱尔马赫实现了对诠释学的现代转型,突破了神学解经学的桎梏,使其转为一般性语言的文本表达,也使现代诠释学向科学的学科发展。第二次诠释学转向为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向,这得益于海德格尔的重要影响。海德格尔的理论建构,使我们的思考突破了以往的诠释学框架,伽达默尔则解决了我们主体与社会的互动问题。第三次诠释学转向在于从理解过程中折射放大的自我。尽管我们看到了伽达默尔对于诠释学的发展,但是整个诠释学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伽达默尔的理论中存在着相对主义倾向,有一种向新实用主义和解构主义发展的趋势。我们是否具有一种更好的理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潘教授强调,第三次诠释学转向提供了一种价值坐标,要立足于中国的解释传统,将所悟的德行付诸于实践,推动德行诠释学的发展,实现诠释学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
讲座结束后,何卫平教授对潘德荣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也分别就讲座内容与潘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潘教授的报告十分精彩,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