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宸晟 摄影:刘昊然 编辑:舒年春 赵泽林 责任编辑:杨海斌
2021年11月27日下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异宾(张一兵)应邀在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博闻厅(东五楼429B),为本科生、研究生开展了题为“烈火吞噬的革命情境建构——情境主义国际思潮评述”的学术讲座(慧源哲学茶座第290期),由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王晓升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斌、院长董尚文和张廷国教授、雷瑞鹏教授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教授围绕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展开。
第一,为什么需要研究情境主义。张教授通过回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批判产生的背景及所其面临的问题说明:在西方现代或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日益通过景观实现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控制,而这一控制是下意识的,对人来讲是难以摆脱掉的。情境主义国际思潮通过感性的视角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批判和反思,研究这一思潮的理论成果对于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其次,情境主义思想家的背景及其所为。情境主义主要是通过合并字母主义国际、想象包豪斯和伦敦的地理心理学协会三个先锋艺术组织而成,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居伊·德波,这些先锋艺术组织具有反“喂养性”、反工具性的行为构成以及反对任何规律、线条、章法等特征。
最后,张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情境主义的“景观”、“建构情境”、“都市主义”、“漂移”和“异轨”概念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讲解。张教授认为,在数字化和远程登录的今天,德波所讲的景观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但当真实得以展现的时候,景观就会消失了。因此应当坚持想象力和革命建构,回归真实的人的主体性,使人的生命存在是其生命的本来样态,通过这种方式让景观社会消解。
在互动环节,张教授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交流,他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其具有“片面的深刻性”,即把社会中的一个现象或问题放大到一个深刻的本质层面,然后对其展开反思和批判,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个悖论。为此,同学们既要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新的地方,同时也要理解这种悖论所在,更重要的是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所要表达的一种境界。
王晓升进行了总结,感谢张教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而又深刻的学术报告,非常具有启发意义,深受大家的欢迎。
参加讲座的还有党委副书记闫俊懂、院长助理叶金州、院党办主任舒年春、归伶昌老师、辅导员邓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