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徐琳 闻骏 摄影:徐琳 责任编辑:叶金州 舒年春
2023年6月25日晚,“时代流变中的精神”系列讲座(第一季)之施莱尔马赫系列第4讲(慧源哲学茶座第338期)在线上成功举办,南开大学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张仕颖教授主讲“现代性视野下的路德与施莱尔马赫”。讲座由我院闻骏副教授主持,我院程新宇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尚文华教授与谈,相关研究方向师生一同线上参与。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张教授对路德与施莱尔马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虽然从文本上说,施莱尔马赫从未有过任何有关路德的引用,二者之间几乎是零的关联。但两者思想又有着相似性;他们都是要揭示基督教的本质特征,以满足时代对于信仰和虔诚的新理解。他们都以罪与恩典作为基督教神学思想共有主题。在上帝和宗教的关系上,两者对于理性的无力有着共同的看法。在人神关系上,两者都主张以信仰和情感进行人神沟通。同时,施莱尔马赫对于形而上学和道德神学的上帝观念的批判和路德的上帝论述并不相违和。最后,在政教关系问题上,路德和施莱尔马赫都力图实现属灵与属世事物的分离,避免体制化教会的腐败。与此同时,路德和施莱尔马赫在思想上又有着显著的差异。两者在基督教神学立场和方法上根本不同,分别是十字架神学与意识神学。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路德主张哲学是属人的意见,缺乏神学的确定性;施莱尔马赫则深受近代主体哲学的影响,力图从自我意识出发来阐述基督教的信仰以及主张观念论哲学与基督教神学间的和谐一致。并且,两者对待宗教的态度有所不同。路德是从基督教这一具体的实定宗教出发来审视其他宗教,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各种宗教类型。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张教授基于现代性视野针对路德和施莱尔马赫的思想进行剖析。张教授指出,总的来说,“现代性视野”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个体意识、理性意识和自由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这些发展涉及到认识与真理层面、社会层面、精神生活层面。首先,现代性视野最根本的是现代性自我。查尔斯·泰勒在《世俗时代》中认为,西方文明自宗教改革以来的500年内形成了一种与古代世界的“可渗透自我”不同的、现代性的“缓冲自我”,前者指自我容易受到宇宙灵魂或神灵等超越力量的影响,并在观念和行为上做出相应的回应;后者则指自我已经确立了自己与超越者或力量的边界,自我超脱于充满神力与魔力的世界,不对其开放渗透。现代性的自我就是一种缓冲的自我。路德的宗教思想却暂未实现现代性的自我,对“魔鬼”、“审判者”等概念抱以恐惧。施莱尔马赫则在对信仰和神灵的理解中充满了现代性的自我,无限者对人的作用并未引发施莱尔马赫产生和路德一样的恐惧。第二,现代性自我中“自我意识”也十分重要。“自我意识”确立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康德提出了统觉的自我意识,但没有对纯粹的自我意识加以讨论。施莱尔马赫思想中的自我意识被费希特的思想直接影响。费希特将自我意识确立为“主客同一性原理”,把一切实在都建立在自我之上。费希特的三大原理与施莱尔马赫的宗教自我意识中的自我意识、世界意识、上帝意识有相似之处。同时,在关于自我的理解上,路德认为真正的自我应该是信心中与上帝的同在,通过基督耶稣的信仰建基于终极实在之上;施莱尔马赫认为真正的自我是宗教,自我与无限紧密相关,在宗教情感中得以发现和生成。第三,在个体性的强调上,路德在宗教信仰领域确立个体性,被剑桥历史学家称为宗教个人主义之父;施莱尔马赫则在对个体生命中的灵性和宗教性中强调个体性。第四,自由是现代性的核心观念。意味着人的解放和人性的完善。路德认为,一个基督徒具有信心的内在自由和爱心里对他者的自由。西方有学者认为路德是良心自由的先驱,在《论修道誓词》中,路德认为基督教的自由是一种将良心从事工中摆脱出来的良心自由;在《海德堡论纲》中,路德认为良心被视为上帝眼中的人格本身。总的来说,路德对于“自由”的理解与现代的“自由”有一些相通之处:自由是摆脱法律的辖制,信仰具有释放的力量,不信和焦虑是束缚的来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自由的必要部分,自由的人接纳自己的世俗性存在中的一切缺点,而不是去压抑自己的道德意识、无意义和愧疚感。施莱尔马赫同样在《论宗教》中主张破除理智对感官的束缚,强调灵性、直观能力、宗教性潜能的开发,认为社会的组成需要基于自由意识之上。他明确拒绝外在决定论,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因果必然性(那是一种虚幻的自由感),而是摆脱冲动对象的束缚。人是否有上帝的意识,在他看来取决于人幻想的方向。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张教授阐述了路德关于信仰和虔敬的论述以及施莱尔马赫关于虔敬的理解。在谈论信仰时,路德注重信仰的接受性、直接性、意志性、非理智性。在信仰与经验的关系中,由于上帝之道的超越性,道是不可见闻得知的实在,只有通过信仰而被知晓,因此信仰就与经验相对立。信仰是一场冒险,伴随着怀疑。信仰应该摆脱良心和情感的谴责,要与良心作战。信仰在试炼和怀疑中“操练”自己以获得上帝之道的力量和确定性。信是对上帝之道的直接把握。并且,信仰具有存在论特征,在生命圣化的过程中,信仰面对生存论的问题与经验处于斗争之中,彼消此长。在信仰成长的过程中,信徒得到了另外一种经验、另外一种智慧。路德用empfinden一词来表达这种感情和经验,路德对于信仰中产生的经验与施莱尔马赫的情感有相通之处。除此之外,信仰具有个体性特征,介于思想和行为之间。其次,在谈论虔敬时,路德认为虔敬是信仰的结果,而非相反。路德强调虔敬的内在精神性实质,反对把修道主义当作虔敬的理想形式;他还从因信称义的角度而非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理解虔敬。
接下来,张教授探讨了施莱尔马赫关于虔敬的理解。首先,在虔敬与情感的关系中,施莱尔马赫将宗教的本质定义为直观和情感,然后又将虔诚视为最高贵的情感。施莱尔马赫还从认知和行为来探讨虔敬,教义不具有信念时就根本不是虔敬的。同时,一个行为是否虔敬只在于在随后转变或行动动机之冲动的自我意识是否为虔敬。认知和行动都与虔敬有关,但不构成虔敬的本质。虔敬是知、情、行三者综合的状态,知和行需要宗教自我意识的决定及虔敬情感的中介。其次,在虔敬与宗教自我意识的关系中,施莱尔马赫认为情感等同于直接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有两重体验,某个时刻思想和意愿隐退到自我意识形式之后,同样形式的自我意识总是持续存在于一系列的思想和意志行为之中,不与其发生关联。在情感的意向性结构中,每个自我意识包含着“为其自身的存在”以及“与他者共在”两个元素,这表明自我意识同时也是对他者的意识。施莱尔马赫认为,在人类经验中,接受性是本源的元素,为了能对他者实施反作用,他者必须首先能对自身产生作用。施莱尔马赫还把“交互性”定义为自由感与依赖感的统一体,交互性是世界意识的基本结构。在宗教领域中,人与神的关系处于核心位置,绝对依赖感展现了无交互性的意向结构。在对象意识转移中,有机功能与理智功能之间的差别消失,两者指向作为根本力的同一体(主客体同一),但它并不作为对象出现,故称为“缺失的统一体”,这种“缺失”指向了超越自身的决定性力量及位于自身之外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越思维但与自我意识相关,能够在转移中由心灵所感受。施莱尔马赫把这种情感称之为绝对依赖感。上帝正是在绝对依赖感中表象出来。自我意识,世界意识与上帝意识共同构成原初的意识生活的整体,虔敬的自我统一本质就是绝对依赖的意识。虔敬是无法被对象化的自我意识。绝对依赖感是具体的基督徒宗教意识的一种抽象。
在讲座的第四部分,张教授集中讨论了路德和施莱尔马赫关于罪的论述。路德在论罪时提出罪的内在根源是不信,不把上帝当作上帝来崇拜。人性是败坏的,意志是受束缚的。并且他还接受生殖遗传说的原罪论,罪是本性上的、继承性的。路德甚至夸张地说,耶稣是最大的罪人。人同时是罪人与义人。施莱尔马赫在论罪时,从罪的意识来定义罪。罪是宗教意识本身的障碍。他在谈及罪与虔诚时,提出罪具有哲学阐释和神学阐释,罪是虔敬的先导,罪必须通过虔敬来解决。虔敬是通过上帝恩典从罪里赦免的一种现实化的意识状态。虔敬因此被理解为既非一种内在的自我发展完善的能力,也非一种超验植入的直接分享上帝的连接点。相反,他是在回应原初绝对决定、神圣意愿和分赐的生存状态,将上帝之爱和我们对上帝的知识现实化,虔敬概念由此显示出一种介于纯粹主观的宗教和客观启示之间的某种生存状态。
在讲座的第五部分,张教授从方法上的不同分析了路德的十字架神学和施莱尔马赫的意识神学。路德认为,神学的主观内容是人的罪和上帝的拯救。在此意义上路德认为,神学不是对基督教教义真理性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阐发,而是日常信仰生活中活出基督生命的戏剧。神学的主要方法有祈祷、默想和试炼。神学是通过人神直接关系中的信仰经验获得的智慧,因此他的神学本质上是实践导向的,是一种信仰的操练。“意识神学”则是施莱尔马赫意在建立教义学的科学,探究基督教信仰的本质和根据。在《基督教信仰》的导论第19个命题中,他指出:“教义学是与在某个特定时代被称为基督教会的某个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盛行的无论何种教义的内在相关的科学。”在命题15中,他也明确指出,教义最本质的是基督教虔敬情感的描述和表达,依据宗教自我意识从一般到具体的内在发展逻辑,按照宗教自我意识的三个层面:自我意识、世界意识和上帝意识来组织教义学的内容进行,并展开相应的阐述。
张教授总结道,路德和施莱尔马赫是基督教神学史上的两座丰碑。路德认为,信心中人神之间正确关系必须基于基督中的信仰。施莱尔马赫认为,心灵中上帝意识的持久在场和效力,有赖于基督救赎经验基础上感官意识向上帝意识的转化而产生的虔敬意识。施莱尔马赫深化了路德开启的内在化原则。路德以圣经语言阐述的内在信心被施莱尔马赫以意识哲学的术语更加清晰的表达出来。
在与谈环节,程新宇教授针对现代性视野的“现代”这一概念、施莱尔马赫对于抽象的理性与启示神学的态度、路德仍未凸显现代性中的主体性的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对话。尚文华教授结合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路德的神学思想的独特性与意义,并进而提出路德的思想和西方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重要话题。同时,尚文华教授还针对讲座中的“虔敬”、“绝对依赖感”等论述与张教授进行了讨论。
最后,主持人闻骏副教授宣布本次讲座结束。“施莱尔马赫系列”讲座第一季四讲深刻展现出施莱尔马赫作为一位伟大的伦理学家、解释学家和神学家等多重面向,这也标志着“时代流变中的精神”系列讲座第一季的圆满结束。期待着下一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