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逸鹏 李红玉 吴永翠 摄影:李庆楠 责任编辑:廖晓炜 舒年春
2023年11月4至5日,由我校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主办的“中国哲学中的命论”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梧桐语问学中心明义楼问道厅举行。来自中山大学(珠海)、武汉大学、我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近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国哲学中的命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参会学者围绕命的溯源,先秦两汉、宋元、明清之际和近现代儒家、道家、佛教的命论,中西方命论比较等主题展开了全面的研讨和深入的交流。
11月4日上午8时20分,会议举行开幕式,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院长助理叶金州主持,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副院长廖晓炜致辞。廖院长首先向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介绍了我校的校史、规模、办学特色和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的历史与特色,最后阐明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主题式探讨、注重中西对话的特色,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开幕式主持人 叶金州

开幕式致辞 廖晓炜

与会人员合影
8时30分,第一场研讨由我校赵泽林老师主持,主要围绕先秦两汉的出土文献、《尚书》等对命进行考证和溯源。首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世华老师基于上博简《子羔》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分疏了从孔子到孟子是怎样通过舜这个人格典范不断深入的解读来拓展性命论思想。接着,中山大学(珠海)秦际明老师论述了汉代的天命观与复古改制思潮,深入探讨了政治与经学、政治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如何制度化的问题。我校白发红老师梳理了《尚书》中命的观念,从字源学角度对命进行了溯源,并讨论了命与德的关系问题。在开放讨论环节,现场学者就孔孟荀和汉代天命观的差异、制礼作乐与天命的关系、谁具有对天命的合法解释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三位发言人予以回应,讨论进一步深入。

第一场会议主持人 赵泽林

第一场会议发言人 夏世华

第一场会议发言人 秦际明

第一场会议发言人 白发红
第二场研讨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舜清老师主持,三位学者围绕佛教中的业论进行了报告。首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黄敏老师探讨了业与自由意志问题,并对佛教命论思维进行了哲学反思。接着,福建师范大学杨祖荣老师讨论了窥基《说无垢称经疏》中的佛土观,分析了其思想来源和具体内涵及其中的八义和净土因果体系。我校张与弛老师通过从异熟因果与名言种子到清净法界来探讨中印佛教业力论的嬗变。开放讨论环节,学者们就异熟因果、偶然性、有我论和业与外道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场会议主持人 张舜清

第二场会议发言人 黄敏

第二场会议发言人 杨祖荣

第二场会议发言人 张与弛
11月4日下午,第三场研讨由我校叶金州老师主持,主要讨论了孟子的命论。首先,湖北大学周海春老师以《孟子的天命政治论述评》为题,在政治哲学的范围内讨论了孟子的天命。接着,南通大学顾海亮老师阐述了元儒陈普对《孟子·尽心上》篇的新诠释,指出陈普的诠释能够揭示孟子此章表达的原意,进一步阐发朱子未尽之意。廖晓炜老师参照努斯鲍姆以运气和脆弱性观念为中心对古希腊哲学的分析,从善的脆弱性和人的理性超越的层面重新审视“命”这个观念在孟子哲学中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意涵。在讨论环节,老师们就政治权力的转移、道心与人心、神秘主义、偶然性、对命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三位发言人进行了精彩的回应。

第三场会议主持人 叶金州

第三场会议发言人 周海春

第三场会议发言人 顾海亮

第三场会议发言人 廖晓炜
第四场研讨主要讨论荀子、庄子、魏晋玄学的天命论,由我校钟世文老师主持。首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盛珂老师从自我理解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能体会到命的不确定性这一问题。接着,华侨大学毛朝晖老师在儒学宗教性视域下探讨了荀子的天论,并借助荀子的天命观检讨整个儒家的天命观。第三位发言人四川大学何繁老师基于自己关于墨子对儒家命论进行批评的启发,整理了《庄子·外篇》中庄子对于早期儒家命论的批评,论证了庄子论命与儒家之不同。最后,我校白辉洪老师从“必然”和“真实”这两个概念入手论述了郭象的命论。开放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就自然现象与自然秩序、经验与先验、自由与必然等问题展开交流。研讨会在意犹未尽的讨论中暂告一段落。

第四场会议主持人 钟世文

第四场会议发言人 盛珂

第四场会议发言人 毛朝晖

第四场会议发言人 何繁

第四场会议发言人 白辉洪
11月5日上午8点30,第五场研讨围绕宋明时期的命论展开,由我校邵华老师主持。广西财经大学陈林老师在反思赵金刚和冯兵关于朱子“命”论研究的两篇代表性论文的基础上,探讨了朱子“理-气”和“易-道-神”兼具的命论结构。兰州大学的钟治国老师阐述了王阳明命的本源义、命之必然义、命之生命活动义的命论的三个面向。大连理工大学的姜含琪老师在北宋儒学产生的学术背景下讨论了苏轼的命论思想,并指出苏轼的命论是基于一种性、道“一而二”的性命关系的解读。在讨论环节,学者们就天与理气关系、朱熹的宗教性面向、苏东坡是否道文不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五场会议主持人 邵华

第五场会议发言人 陈林

第五场会议发言人 钟治国

第五场会议发言人 姜含琪
第六场讨论围绕现代新儒家的命论进行,由我校张若愚老师主持。曲阜师范大学的宋立林老师评述了徐复观对孔子天命观的诠释的偏差,并指出孔子所谓“天命”和“命”实际上是同一范畴的不同表达,其内在含义包含赋予义使命和限制义运命两个层面。接着,东南大学张星老师报告了唐君毅对儒家天命观的现代诠释,并试图通过唐君毅的诠释来理解儒家以至于整个中国哲学的命。河北大学周浩翔老师探讨了唐君毅对孟子“尽性立命”的解释,认为孟子的“尽性立命”说最能体现中国哲学天人之际的微妙关系,也最能体现中国哲学中的天人不二之旨。湖北省社科院的王巧生老师以熊十力习心论为例,对传统形而上学心理学进行了科学评估。在开放讨论环节中,学者们就义命合一、天德流行说、科学和哲学冲突时如何选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第六场会议主持人 张若愚

第六场会议发言人 宋立林

第六场会议发言人 张星

第六场会议发言人 周浩翔

第六场会议发言人 王巧生
11月5日下午,第七场研讨以“中西比较视野下的命论”为主题,由华中师范大学王世鹏老师主持。武汉大学廖璨璨老师以朱熹、王夫之对《四书》尤其是《孟子》中“命”的诠释为切入点,探究了中国传统的“性命观”是否可与西方哲学中对“道德运气”的讨论等量齐观的问题。我校归伶昌老师探讨了阿奎那行动理论中的意志与道德运气问题,梳理了阿奎那和与之对立的阿伯拉尔主义在意志和道德运气关系问题的观点差异并将阿奎那的道德行动理论阐释为一种质形论结构。我校胡靖波老师比较了英语世界的逻辑命定论和司马迁《伯夷列传》中的命论,指出中西的“命定论”只是字面上的相似,西方的命定论起源于对逻辑和命题的纠结,而中国则是德福不一的焦虑。在开放交流环节中,在场学者就义务和符合义务、康德道德论、道德运气、道德评价等问题展开探讨。

第七场会议主持人 王世鹏

第七场会议发言人 廖璨璨

第七场会议发言人 归伶昌

第七场会议发言人 胡靖波
第八场也是最后一场研讨主题为阳明学与明清之际的命论思想,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贾继让老师主持。湖北大学龚开喻老师论述了越中王学王龙溪、周海门、陶望龄、陶奭龄等人的“无善论”和“劝善论”并指出越中王学绾合了无善与劝善之张力,对德福关系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回应。华中师范大学杨柳岸老师论述了王夫之的“造命论”,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对于“命”的整体看法。最后,我校王博老师论述了王夫之的福德关系问题,并说明了王夫之将命区分为“德命”“福命”,强调人对“德”“福”二者的共同追求,不可将“福与德打作两片”。在开放讨论环节,在场学者就二陶对刘宗周的批判是否成立、人能改变命运吗、“命”“运”之间关系与王夫之理论的说服力边界、以及在王夫之的理论是否具有“厚福载德”的面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第八场会议主持人 贾继让

第八场会议发言人 龚开喻

第八场会议发言人 杨柳岸

第八场会议发言人 王博
至此,八场研讨圆满结束。
11月5日下午5时40分,会议举行闭幕式,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王博老师主持,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二系主任邵华老师致辞。邵老师对所有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与精心筹办、组织与参与会务工作的师生们表达了感谢,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悟,并祝愿各位学者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继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最后,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副院长廖晓炜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指出本次以“命”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在国内尚属首例,大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催生出了众多具有新意与启发性的观点和认识,希望在今后能够继续就这些问题展开更深入研讨。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