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zhe是“圆桌派”——阅读

来源: 时间:2021-06-23 点击量:

通讯员:王旭 谢玲 编辑:舒年春 责任编辑:闫俊懂 杨海斌

2021年6月5日(周六)晚七点,“‘哲’是‘圆桌派’——阅读”主题交流活动在东五楼玄悟坊(435)举行,研究生谢玲同学策划并主持。本次活动由院党委发起,党办、学生口承办,旨在更好营造“学在华中大”氛围,争做“大写哲学人”,助力哲学人才培养,特邀请琚云鹏、温瑞熠两位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副院长廖晓炜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对谈。院党委书记杨海斌、党办主任舒年春和刘嘉鑫同学等受邀参加。

“阅读使人更加集中精力;阅读是一种放松方法;阅读使你更加聪明”,活动以一段视频“我为何要多阅读?”开场。

接着,各位参与者一同就“看哪些主题的书”、“读书习惯”、“阅读,思考,写作之间的关系处理”等话题展开交流。

兴趣是坚持阅读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哲学文本来说,有兴趣不一定代表我们就可以轻松地理解它。舒老师说:读书也需要缘分,对有兴趣的但难“啃”的书,不一定要直接读它,关键是要进入它的问题域,进入一本书的途径有很多,从相关的文本开始读,积极与他人交流探讨都能帮助理解。

杨书记分享了自己对于阅读的看法:阅读不仅是一种兴趣,更能培养出一种重要的工作能力。作为工科生,与哲学师生容易共鸣,并尽快适应学院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以往阅读收获。大量阅读使得自己能够正确输出,做到“我口表我心”,特别是在工作中,能够准确表达信息。

关于阅读习惯。温瑞熠同学表示自己读书时喜欢念出来,尤其喜欢边走边念。看书时注重书籍给自己的启发,喜欢捕获那一刻的灵感和以往阅读经验的连接。琚云鹏同学认为首先要区分文本的重要性,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廖老师基于自己的阅读和做学术的经验给同学们提出建议:首先要给自己找到一个学问的根基——至少熟谙一部经典著作,以此为基础去阅读、联想;其次,读不懂的书可能更有价值,要有吃苦的决心去啃读不懂的书;读经典时,要反复读,视野是不断打开的,思考的深度是逐步提升的。

表达能力是文科同学的核心竞争力,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沉淀的过程,厚积薄发,积累的目的是要“发”出来,表达就是输出。廖老师强调要多输出、多表达,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写作也是表达。廖老师还从学术写作角度指出要找一个典范,模仿这个典范,最后以求达到超越。

据来自我校图书馆2020年数据统计,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共有4名同学分别进入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借阅排行榜前十名。其中,琚云鹏以182册借阅量位居本科生排行榜榜首,江柏辰、温瑞熠分别以97、85册借阅量位居硕士生排行榜第5和6名,柳占国则以131册借阅量位居博士生排行榜第5名。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我校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网站:www.autobikeparts.com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3 ◎ 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点此登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