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上午,应我校哲学系的邀请,南开大学哲学院翟锦程教授于我校东五楼人文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关“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的传入过程与影响”的讲座。参加讲座的还有我校哲学系的徐敏副教授、叶金州老师以及我校哲学系的同学们。
翟教授说知识体系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石和重要载体之一。对一种知识体系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这种知识体系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体系的了解和认识过程。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繁纷复杂的文化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以及近代学术体系和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石之义。
翟教授从西方知识体系的发展开始,接着又介绍了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的第一次传播及其特点,最后还介绍了因明在印度知识体系中的作用。翟教授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知识分类中并没有类似逻辑于西方知识体系,因明于印度“五明”那样的、独立的“名辩学”的内容。这就引起我们思考:是不是中国古代没有支撑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那种类似“逻辑”的思想呢?接下来翟教授又详细介绍了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的第二次传播以及其对于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翟教授认为,以西方知识体系为框架建构的中国教育体系和学科体系不仅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生代,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准备了人才,而且带动了观念和方法层面上的变化,促进了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
翟教授指出,我们对于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1)近代以来传统知识体系的“断层”现象。本来作为整体的中国古代文化,被“拆解”成对应于西方学术体系的零散的“条块”,出现了诸如“中国哲学”、“中国语言学”、“中国逻辑”等对应西方哲学、西方语言学、西方逻辑的学科分支。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业分别对应“七科之学”。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连续性在外力冲击下出现了“断层”现象。(2)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对方法的训练和重视以及对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以逻辑学为例,在西学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侧重人文的,科学的技术的知识体系,还是侧重综合性的知识介绍,逻辑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近代中学、师范学校和大学都开始设置逻辑课程,这实际上是对西方知识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认同,但这种传统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以知识代替方法的倾向)。(3)无论从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来看,中国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现状令人担忧。翟教授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下,需要我们审视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知识体系,使中国当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植根于稳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简单地恢复国学研究,或者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而是要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应该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最后翟教授又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讨论,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了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作用,李约瑟难题,以及中医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等等方面。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