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台湾东吴大学朱建民教授应邀到哲学系讲学

来源: 时间:2018-12-18 点击量:

(通讯员罗启权)台湾东吴大学朱建民教授于12月11、12日上午,应邀在我校人文学院432会议室,分别开展了题为“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儒家伦理与应用伦理”的两场讲座。我校哲学系李耀南教授和唐琳教授分别主持了讲座,赵建功副教授、白辉洪、李明书、舒年春等老师以及哲学系的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一讲中,朱教授就孔子的爱智之学与苏格拉底的爱智之学、孟子的尽性与亚里士多德的尽性以及古典的理想伦理与当代的底线伦理三点展开了论述。朱教授认为,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爱智之学”对于“智慧”的内涵以及“追求”的方式有根本的差异,前者关心的是具体的个人如何去实践德行,是“内圣之学”、“成德之教”;后者则注重概念的厘清,追求普遍适用的定义,其“学”关心的是“德行一般”(virtue in general)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确定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其目的在于“行为”,而非“知识”,这与孟子主张的“尽性”虽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他们讨论的却是共通的问题。然而,他们的人性论都是突显人的单一特性。朱教授认为,德行伦理学重品格,追求止于至善,而义务伦理学重行为,分判行为的对错。二者对人性的期盼不同,前者强调人人皆有成为圣贤之可能,后者着重最低标准的基本要求,然而无论高低,二者皆预设着普遍的人性观,所以有人以前者为理想伦理或向往伦理,而后者为底线伦理。西方近代擅长于底线伦理,能够设定各项“底线”制度以保障公正之德,履行法律及伦理责任,而中国传统擅长于向往伦理,重在激发自我期许,提倡以志于道,止于至善。朱教授认为,当今时代应该汲取中西伦理学之优点,而避免误用。

在“儒家伦理与应用伦理”一讲中,朱教授阐述了伦理的新议题与应用伦理的兴起、儒家伦理与当代生命伦理、商业伦理和环境伦理等主要议题。朱教授认为,现代社会受到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产生出“五伦之外”的新的人际关系,故而有新应用伦理研究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侧重“理想伦理”,不足以“应世”。在现代化这个尊重客观、制度和理性的过程中,要实现伦理的现代化,就需要尊重专业,不诉诸常识或直觉,同时认识到人性之脆弱,不能要求人人都做圣贤,而要注重以合乎人情的制度来维护人性,成人之美,勿成人之恶,从个人伦理的考量拓展到组织伦理的建构。换言之,现代伦理应当在指引个人修身之外,特别应重视礼乐典章制度的建设。更进一步来说,在传统观念中,伦理关系仅存在于人类之间。但是,人类关怀的范围可以向外扩充,尽管没有谁要求人类要对动植物负责,但是人类可以主动关怀它们,这便是当代环境伦理“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期许。朱教授还认为,在当代,必须“仁”、“智”双运,才能使得善意经由规矩制度而得到恰当的表达。

87CB3

讲座中,朱教授还与聆听讲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就如何从“关系”的维度思考儒家道德以及道德与伦理、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关照万物”与当代语境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比较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老师和同学们认为,朱教授的讲座视野开阔,高屋建瓴,令人深受启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我校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网站:www.autobikeparts.com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3 ◎ js333金沙线路检测登录入口|点此登录

Baidu
sogou